首页 教学资源 幼儿教育 论文:浅谈网络环境下幼儿教育的教与学

论文:浅谈网络环境下幼儿教育的教与学

 

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的一切由教师主宰,教师说了算,幼儿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地位,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作,培养幼儿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幼儿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能将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学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幼儿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能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呈现给幼儿,丰富幼儿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幼儿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为了有效提高幼儿教育的针对性和互动性,我们班在一次家长意见咨询中,尝试向家长征集OICQ号码,开始筹备组建专属于幼儿园的家长群落——见字如面,并于一周后正式开始运行。组建最初,部分家长对于公开自己的QQ号码,有一定疑虑,不少家长持观望态度,报名的仅10余人。但在我们教师和群组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群落发展的很快,园所活动的最新信息,总是最先发布在群组的BBS中,宝宝在园的精彩生活,家长可以通过我们的像册进行欣赏。我们通过群落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园的蒙氏教学特色课程,连续报道了相关幼儿园的活动图片和幼儿在园心声,并利用晚间同牵挂不安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对幼儿园的各种比赛等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利用论坛把幼儿每周食谱及时发布到网络中方便我们的家长浏览参阅。

 

家长在晚间闲暇时间可以利用群聊向我们咨询自己关注的问题。由于QQ群组中家长采用的都是昵称,并非实名。所以家长们更坦诚,涉及的问题更直接、尖锐,探讨的领域更广泛,家长与园所的互动更方便快捷。同时有了这个群组,各个园所和班级的老师,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布属于本班本园的最新消息,既可以相互学习,同时更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激励园所和老师动脑筋多开展有利有益幼儿的有趣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周边幼儿园推出了放风筝亲子活动,带你去旅行,图片展览活动,亲子园艺种植活动等等。另外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多了,也更利于我们开展工作。比如:最初幼儿就餐的时候,部分家长意见挺大,反映强烈。提出幼儿在园就餐减少了父母与宝宝的相处时间,担心孩子在园所吃得不好,吃的不饱,群组中的部分家长也在我们的BBS中和群聊中提出了质疑。这时,往往是另一部分支持就餐的家长帮我们做了解释工作,同时从自身的切实体会来宣传就餐对于上班族家长的好处,及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的好处。家长与家长交流、家长做家长的工作,有时候更易被接受。在争论中解决问题,在探讨中增进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园所的老师和家长、不同园所的家长与家长都成为了好朋友。由于群组家长的良好口碑,和园所的积极宣传,我们的群组成员越来越多。每天都有新的家长发出入群申请。

 

群组中的家长都把“见字如面”当成了自己的网络小家,精心呵护!家长们骄傲的把自己宝宝的可爱照片发到群组像册中,让大家欣赏,把自己用起来很方便的小软件,认为很优美的乐曲放到网络硬盘让大家共享。在这个平台上,家长和保教工作人员交流意见、建议、探讨育儿知识、方法,上传幼儿图片,共享软件、音乐,一派和乐融洽的气象。同时这样做既培养了幼儿了信息技术的能力,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QQ群使家园零距离接触,彼此更融洽!

 

网络世界为教育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公开性和共享优势促进幼儿在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的应用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的是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便于检索的信息、经过整合的多媒体信息、能生动呈现的信息、便于传递的信息。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当幼儿产生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后,我便引导幼儿进入有关“时、分、秒”知识的主题学习网站,网站由欣赏篇、知识篇、操作篇、创作篇、评价篇和展示篇等部分组成,幼儿根据需要和个人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学习篇章进入分页,每个分页中设有不同的问题和操作方法提示,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链接,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我在教学中使用投影片.录音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历史故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开始出示小明同学一天的作息时间投影片,让幼儿说说每幅图是什么时间他在做什么。幼儿一下子被三幅彩图吸引住了,个个认真观察抢着回答,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接着看一段录像,时针娃娃和分针娃娃的对话使幼儿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感知。“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看不见摸不着。根据这一特点,我让幼儿用钟面学具,通过自己数一数(数大格.小格).算一算.比一比......亲自从活动中体验1时.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了解我国1分钟的生产情况,让幼儿感受到时间的可贵,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接下来我放了一段一分钟的音乐,幼儿做课间操,利用情境调动幼儿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幼儿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信息技术中的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技术进入了课堂,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幼儿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一些抽象、难懂得内容变的易于理解和接受。

 

 

 

 

 

 

最后更新 (2011-07-08 19:48)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