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常识 历史文化名人——孔子

历史文化名人——孔子

 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评为世界十大想家的首位。孔子一生的经历看,贫苦的家境使孔子较早地接触社会,并立下匡世济民志。他十年从政,十年游说,十年颠沛流离,人生道路几起几落。到了晚年,孔子潜心著书立说,兴办教育。其言论被学生辑为《论语》一书。孔子创的儒学,为历代推崇。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1)韦编三绝

孔子从小勤奋博学,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尤其对古代的礼仪很有研究。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2)游说诸侯

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自鲁定公十三年到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97---484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孔子认为自己游说出士是为了实现“弘道”的理想信念,不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并以此要求他的学生。十几年间他始终恪守坚持他的出士原则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真正的做到“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孔子最终没有受到列国重用,只得回国讲学。

(3)悉心授徒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4)勤奋著书

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吴国。因此,鲁国的君臣把在外流浪了14个年头的孔子请回了家乡。那一年孔子已68岁。这几年流离他乡的人生阅历,使孔子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鲁国的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于是,孔子本着“尽人事安天命”的态度,本着传承古代政治理想的使命和信念,决定在晚年专心于教授门徒、著书立说。相传孔子一生整理编辑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书。

儒家学派的创建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孔子在垂暮之年总结自已的思想进程时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在年轻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学派的出现应该是孔子晚年的事情了。综上所述,《论语》是2500年前左右一位中国先哲从“贫且贱”中崛起,为实现“天下为公”而艰苦奋斗的记录和总结。孔子的人生和《论语》的教导,给人的启示是:实现理想,不仅要有出众超群的才干、孜孜不倦的态度、愈挫愈进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还必须有融合社会的气度、机动灵活的策略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胸怀。

古今中外凡是伟大的人物都是坚持信仰和真理,并且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终身的人。这样的人让后世敬仰崇拜,成为今人学习的楷模。愿我们以此为良师益友,来努力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之才。

最后更新 (2011-02-09 09:45)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