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拓展教学空间 培养综合能力

拓展教学空间 培养综合能力

文学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因此,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新课标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性。

“语文课标”同时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充分挖掘教材空间,适时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选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联系现实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综合性学习应当渗透到课堂阅读教学中,挖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材料,创造许多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

  1. 找准切入点,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凭借教材,找准切入点,延伸课文内容,围绕课文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古诗词三首》(人教版课标本)后,可以以三首古诗描绘的不同时节为散发点,请同学们收集描写有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古诗,开展四季美景古诗诵读会;或者小组合作,进行诗配画比赛,开展赏画诵古诗活动;还可以改写古诗,把自己喜欢的古诗改写成凄美的思乡散文(如《长相思》)、有趣的小故事(如《秋思》)、写景叙事的小作文(如《泊船瓜洲》)等等,让同学们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活用资料等语文综合能力。

再如我校叶丽青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六年级下册)时,学习了文中描述的周总理一夜劳苦工作的片段后,结合课后“资料袋”,了解了总理一天的日程安排,让学生用自己平日积累的词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们随口说出“忘我工作”“夜以继日”“日理万机”“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等成语,还有同学结合课外资料讲述了自己印象中的周总理,周总理的形象在同学们的心里渐渐清晰、明朗起来,紧接着教师让同学们把文中描绘的总理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作对比,让学生再谈谈自己的体会,此时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与文章最后作者一遍又一遍的激动的呼声产生共鸣,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心领神会了。叶老师适时挖掘了教材的空间,既有效积累了好词句,又巧妙地引导学生收集整合课外资源,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2.关注课文中的小提示,进行拓展练习。

在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的课文中出现了一些小提示,它所提示的内容既与课文紧密相联,又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性,有观察、收集、体验、实践、想象等多种形式,构成了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为落实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因此,关注这些小“”,也能做出“大文章”。

①拓展内容。如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鸟的天堂》课后小提示:“我最喜欢晨光里鸟的天堂的景象,你呢?” 在此练习中,除了引导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傍晚时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中午时分、阴雨季节鸟儿们的姿态及活动状况,以及大榕树在烈日下或雨中的样子,或者说说自己知道的、影视中看到的相似的情景,让孩子们说一说,写一写,以深化对课文内容及所表达思想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也训练了写作能力。

②拓展形式。《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小提示:“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观赏,景色更美了。”在教学这个片段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描写的山水特点,了解课文把山水联系起来描写的好处,体验桂林山水交融的美丽景色,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画一画,结合课后“阅读链接”的小诗进行小练笔,写几句话或编一首儿歌赞美桂林山水,甚至不应局限于此,可以鼓励学生课余广泛收集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是声音、图片、视频资料;还可设计广告词、宣传标语,也可以是儿歌、诗句等。我们除了写一写之外,还可让学生演一演,模仿导游做个小小解说员,向参观者介绍桂林山水,训练口语交际等等。

3、落实“口语交际·习作”,切实开展语文活动。

课标本人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设立了“口语交际·习作”,它与课文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应为学生进行自己的语文实践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的指导思想。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二”,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活动前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等,一是加深对本组课文蕴意的体会,二是为这次活动做准备。
策划这次活动,学生重点讨论的问题是活动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还可以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浓浓的乡情,思路应该开阔起来,不仅可以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等方式,还可以有学生自己的创造,比如“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等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的活动。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最后,可以分组列出节目表,把节目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根据讨论结果,师生确定活动的地点和时间。一定要把策划的这次活动如期进行,这样不仅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学生享受一种策划成功感的喜悦。

活动中中紧紧把握住《标准》精神,积极创设情境,认真落实每项“口语交际·习作”活动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而开展训练,有利于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有利于比较和多元解读,有利于多角度思考和激发讨论,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

二、扩展课外阅读空间,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结构,除了熟读教材内容外,还应当引导学生阅读所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让学生走向课外,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因此,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扩展阅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才能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也得以增强。 因此,阅读教学中可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

1、向整部作品扩展阅读

小学高年级课文很多节选于中外文学名著,学了课文中的一段名著章节后,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整部原著,一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培养孩子们对文学名著的兴趣,积累对名著名篇的认识与感悟。例如教学《景阳冈》(五年级下册)后,可鼓励学生浏览《水浒转》中武松“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章节,从阅读中了解武松的正直豪爽、刚强义气、疾恶如仇的英雄气概。结合课内教学,通过了解喝酒、打虎等情节的描写,指导精读表现武松的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向原文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是删节稿或修改稿,引导学生阅读原文,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而且了解作家写作过程及对作品的修改润色工作。如教学《少年闰土》(六年级上册)后,可以扩展阅读鲁迅原文《故乡》,当学生看到30多年后的闰土,已经是“脸色灰黄”“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浑身瑟索”“手又笨又粗”,当年那个机灵聪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已经不复存在,对比之后对鲁迅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性、积极的现实意义就更多了几分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巧、涵义之深刻,领略文章刻画人物的准确生动,入木三分。

3、向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

对于教材中提及的一些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可以鼓励学生多读,这样可以较系统地了解这位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例如学习了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六年级下册)后,可以再读他写的《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红鞋》、《皇帝的新装》、《打火匣》等,领略安徒生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惊人的艺术创造力,感受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与赞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其语言的简洁朴素,充满丰富想象力与浓厚的诗情及哲理,了解他的作品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及作品中所表达的平凡人的感情与意愿。

4、向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

学习了很有代表意义的一类题材时,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同一题材的作品,这样就可以了解到同一题材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表达不同的写作目的。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五年级上册)和长征中的故事《金色的鱼钩》《丰碑》,同样以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毛主席的诗词气势磅礴、豪气冲天;而长征途中的故事有的壮怀激烈、斗志昂扬,有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除了教材中的故事之外,还可以阅读课外有关长征的故事、诗词等,了解不同的写法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5、向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展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练习时,在初始阶段,应该精心选择出可以供学生进行扩展阅读的材料,有目的地练习课堂内所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等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以后,就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在更广泛的信息海洋中主动探究,主动求知。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六年级下册)这组课文后,很多同学对国外孩子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们自主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解国外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们的兴趣是健康有益的,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综合性学习还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因此,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颂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1、办展览,展示活动成果

在班上可以开辟一个“佳作展览”栏目,展览近期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习作、书画、手抄报等作品。如上完《荷花》(三年级下册)一课,我布置了一些选择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任选一二项,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1)搜集图片,进行荷花图片展。(2)画一画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荷花。(3)编写诗歌或儿歌,赞美荷花。(4)收集荷花的古诗或诗歌,制作成书法作品。(5)办一期有关花卉的手抄报 。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后,由学生自己张贴出来,展示个性,体验成功,感受不足。师生共欣赏、评析。通过比较,评选出若干名“小报编辑大师”“小书法家”“小画家”和“小作家”。让学生办手抄报,可以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开故事、诗歌朗诵会

按要求把学生在课外搜集的故事,通过故事会以活动形式讲给大家听,随后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自己创编诗歌,培养语言的再创能力。

上完《草原》(五年级下册)一课,我自编一首小诗:“草原风光美如画,白云悠悠水潺潺。牛羊遍地绿草香,襟飘带舞人欢畅。” 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也饶有兴致地编起诗或儿歌,还有的即兴创作歌词,用熟知的曲调演唱自己编写的歌。兴味盎然之际,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纷纷动脑筋,收集整合原有的知识储备,写几句诗词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尽管有些还写得比较幼稚,但我总是在小心呵护他们兴趣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建议。久而久之,学生创作激情、创作能力有明显提高。

3、开汇报会,交流活动所得

无论是课外自主实践活动,还是扩展阅读活动,在活动期间或者活动结束,都有必要利用一些时间交流活动所得,不断积累活动经验,锻炼口语交际、收集整理、动手操作等各项综合能力。如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可以结合其中的“课外书屋”,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可以推荐一名小主持人,在小主持人的主持下,畅所欲言,推荐自己近期阅读的革命题材小说,可以是主要内容介绍,可以是好词佳句赏析,可以是精彩片段欣赏,也可以是自己读后感受。或讲或演,或展示读书笔记,或读一文说感想,形式多样,过程活跃,孩子们乐于参与。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探索,自主合作,把课外了解、调查、实验、操作中的情况在同学间交流、讨论,然后在班上向大家作汇报。交流的时间可以灵活选择,如课前两分钟演讲、早会课交流体会、语文活动课专题汇报展示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当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时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