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汉语教学法 菲律宾华文阅读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菲律宾华文阅读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菲律宾华文阅读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国侨办外派晋总督导老师(怡朗新华) 李树元

李树元老师简介

李树元,安徽省阜南二中高中语文教师,本科学历。曾被评为阜阳市“优秀德育课教师”,在市县级优质课和多媒体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奖,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县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2014年11月起赴菲支教至今,目前任怡朗新华学院华文督导。业余爱好写作,对菲律宾华文教育有过深入的探讨,在世界日报、商报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有关华文教育的文章,发表  散文随笔等百余篇,撰写《旅菲日志》达百万字。

一、菲华文教育的现状

菲律宾华校自从1976年被全面菲华后,华语变成了华校教育中的一门选修课。上课时间大大减少,每天两个小时,而且还不安排在上午的黄金时间。从那时起,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已经从“华侨教育”转化为“华文教育”;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要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既能适应华侨社会、中国社会,又能适应菲律宾社会的中国公民”转变为现在的“要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菲律宾公民”。

1、菲律宾华语学习存在许多困境。

缺乏语境(家庭,社会);

缺乏动力(没有兴趣);

缺乏压力(没有升学压力)

1)、缺乏语言交际环境。华裔青少年的第一语言是菲语(在马尼拉是菲语,而在ILOILO则是怡朗话),除了在中文课堂上仅有的两个小时,课后,家庭里,大部分使用的交际语言是菲语,有的新侨家庭虽然使用华语,但是绝大部分华人所讲的都是闽南语,而菲律宾社会使用的是菲语和英语。因此可以说学生缺乏语言交际的大环境。据王宏忠校长2008年对菲律宾华文学校学生血统和家庭语言环境的调查报告显示,23.94%的学生在家里说闽南话,而家庭语言为普通话的的只有1.32%。

2)、缺乏动力。很多学生是抱着“父母要我学,不是我要学”的思想,对华语的重要性认识性不足,缺乏兴趣;在华语课堂上,老师如果满堂灌的话,不给学生互动交流华语的机会,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

3)、缺乏压力。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也不考华语,没有了升学压力,学生就会感到无所谓了,学好学不好影响不大。缺乏前瞻性,没有意识到华语学习将来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机会。

2、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识字量少;阅读量不够;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国内对英语学习者的调查表明,在影响英语阅读效率的因素中,占前五位的依次为:英语词汇量(81.9%),精神状态(64.3%),阅读技巧(41.6%),背景知识(37.7%)逻辑思维能力(27.1%)。估计外国人的汉语阅读情况相差不会太远,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是制约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关键因素(《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周健)。

有一个案例:我们新华的吴院长那一届学生,班里有极少数学生坚持在课外阅读小说,如《红岩》、《青春之歌》,琼瑶小说之类的读物,绝大多数却不去阅读,知难而退。其结果是,那些课外大量阅读过中文读物的(小说等),普通话口语水平也相应地提高,而且说话有深度,甚至还可以写写文章,比如应用文之类的。多少年过去了,这些人即使平时不经常接触中文读物了,可是他们一旦看到中文报刊之类的,还会激活头脑中储存的那些字词,而那些不阅读的,最后所学的汉语几乎都归零了。这就是阅读和不阅读的最大区别。

二、华语阅读的重要性

1、为什么华语阅读很重要?

众所周知,华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所以华语教学的最高要求是学生会听、会说、会写,但是我们知道听说能力是建立在阅读这个基础之上的。为了说得通俗一些,我们不妨打个比方:积累汉语词汇好比是吃饭,是获得能量的过程;阅读好比是消化系统,是获得能力的过程;而口头和书面交际是把能力付诸工作和实践。能力的大小要取决于获得能量的多少,而工作和实践的效率又取决于消化功能的优劣所产生的能力的高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2、培养阅读能力是当今菲华文教育的中心任务。

当今的菲律宾华族有哪些特征呢?概括起来有如下主要特征:

1)、其人数非常少,约占全菲人口的2%,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2)、相对独立的小社团林立;3)、维持着较完整的华族中小学教育体系;4)、除了象征性地庆祝祖籍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上已融入主流社会。菲律宾华族的社会特征和客观现状,决定了菲律宾华文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培养具有……的菲律宾公民)和当前菲华教育的中心任务(培养……能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菲华教学体制和模式滞后而导致菲华教育式微的严峻形势,以“菲律宾华教中心”和“菲校联”为核心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带头呼吁合理设置课程,主张华语教学应走第二语言教学的路子,并重编教材和着手改革课堂教学。为什么采用了第二语言教学法,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而最终还是会出现口头交际能力不理想的结果呢?问题在于多数华校只把华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会话练习,或者沿用菲华传统教育体系里最常见的死背问答题等等,而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总体上看,菲华校之所以一直徘徊在“低水平办学”的怪圈,关键是没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好阅读技能。

根据菲华社会的现状,要想掌握好口头交际技能这个目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要透过培养学习者的阅读技能来去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话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它会随着阅读技能的提高而趋于熟练。会话课毕竟不等同于有效的口头交际,在他们之间还有一个需要逾越的鸿沟,而越过这个鸿沟的桥梁,就是阅读。

所以在目前华语环境薄弱的大环境下,阅读应该是当前菲律宾华文教育的重点,培养阅读能力是当今菲华文教育的中心任务,华校应当切实做到围绕着阅读这个中心任务来设计听力、会话和写作三门课的课程和课堂教学方案。

3、阅读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

学习第二语言,应当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阅读在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是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语言行为。说和写,是传递信息,是语言生成的过程,反映一个人的创造表达能力;而听和读,是接受信息,是言语感知的过程,反映人的接受理解能力。阅读时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作者用文字符号写成的材料,理解其意义,接受作者发出的信息。阅读是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基础,贯穿于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它有助于培养听、说、写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阅读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一项基础能力,必须充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华语阅读的可行性探究

1、华校学生普遍缺乏阅读能力,这是没有掌握、吸收和消化汉字的结果。“即学即忘”是学生学汉字的通病。在菲律宾几乎不存在华语书面交际的的环境下,对汉字经常性、反复不断、强制性(即测验)要学生下功夫熟记、理解、消化汉字至关重要,也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在这方面怡朗新华做了有益的尝试。每天考,周考,长考,段考,周考和长考是隔周进行。每天第一节中文课,利用5-10分钟,考听写10-20个字词(包括熟词和生词),翻译5-10个单词,听写3-5个句子(从二年级开始,随着年级的增长,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到5个句子),还有近义词或者反义词各3-5个(隔天换),量词填空4-6个(与近义词反义词隔天换)。然后布置明天考的内容,学生抄在家校联络本上,老师签字。接着开始复习熟词,再学习一些生词,今年院长要求老师们生熟词都要做课件。每个生词都要带出句子,这样生词学完的话,课文内容也就大致掌握了。后来还加了繁简汉字对照的考核,要求学生识繁写简。

2、华语阅读的过程也是扩大识字量的过程,而平时扩大识字量的过程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怡朗新华在阅读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华的华语教学理念是:以汉字为基础,以阅读为中心,听说写围绕阅读展开。为了扩大阅读面,从小五开始阅读《汉语风》,中三逐步过渡到阅读小说。《汉语风》是刘月华和储诚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分级系列读物,共八个等级,六十余册。可惜出版得很慢,目前已经出版了四个等级,十二本,中四的同学已经没有这样的课外书可供阅读了,院长只好另辟蹊径,根据以前院长学习华语的经历和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经验,深思熟虑后,敢为人先,大胆尝试,每天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华语。

中文小说对学生来说内容现代化、生活化,能引发阅读的兴趣,学生在看小说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生词,会去查询汉英词典,然后注解记载在专用的本子上,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个本子是跟小说一起走的,把生词记录下拼音和英文解释,另一位同学阅读这本小说时就可以知道什么意思了,省时间,也让下一位同学阅读的时候不懂可以找上一位学生咨询或讨论,并且规定看完一章就要写一篇简短的文章,记录故事的大意。条件成熟了,还可以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写篇读后感。

3、掌握华语阅读的主要技能。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掌握华语阅读的技能必不可少,甚至可以受益终身。

(1)、培养“抓关键,跳障碍”的技能——跳读法

阅读英文资料时,一个句子中如果有不认识的词,就无法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而阅读中文资料或书籍则不同,即使有不认得的字,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到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大部分汉字都有表意作用。例如:看到带三点水的字,就知道它与液体有关;看到带木字旁的字,就知道它跟树木有关,如此等等。

(2)、猜字义法。

汉语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表义的形旁,再联系上下文,往往能猜出大意来。遇到会意字,往往是由两个偏旁义组合而成。例如:休,泪,森,明,掰,吠,尖,孬……

(3)、猜词义法。

双音节词一般是两个语素通过意义结合在一起。例如:地震——大地震动,公审——公开审判

牛肉——牛+肉   生发出:牛排,牛油,牛皮,猪肉,鸡肉,羊肉,鱼肉,狗肉等;

告诉学生汉语中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它们组合成新词的能力很强,复合词的词义多数可由其组成成分去推求。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能力。

(4)、归纳概括的技能。

找出核心词语,找关键句,自己概括文章大意。

例如:技术贸易有两种:一种是硬件贸易,就是买成套设备等;另一种是软件贸易,如买经验,买专利等。(显然这段文字的核心词是:技术贸易)

关键句是对全篇或全段文字的概括。往往会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部分。抓标志词语:总而言之,总之,综上所述,可见,由此看来,一言以蔽之,这样……,找出关键词语或句子,有时还有小标题,就很容易概括出文段(章)的大意来。

(5)、预测推断的技能——预测法

预测和推断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技能。推断——预测——再推断——再预测

其依据:一是语言形式结构;二是社会现实语境;三是上下文内容。

语言形式结构:虽然他学习一直很努力……;尽管张老师身体不舒服,可他还是……(关联词语是一个很明显的结构形式标记,便于我们做出迅速的预测和推断)

社会现实语境:主要指背景知识和常识等,也叫情景语境。如:“精美的生日蛋糕上,插着16支精美的小蜡烛。”(根据常识我们会推断出过生日的是一个16岁的孩子吧),“摇曳的烛光,点亮的并非一个16岁的少年的豆蔻年华,而是两个8岁孩子的童心世界”(原来是两个孩子加起来16岁)

根据上下文内容预测。HSK考试中有一类题目是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写或者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比如:一般来说,女人总是十分 视自己的职业,因为正是职业使她获得了自由、平 的社会地位……

(6)、快速阅读的技能。

略读、通读、粗读、流览、跳读、查读、寻读、扫读、查阅……

第二语言阅读除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实际上,阅读速度不取决于技巧的运用,而取决于良好的语感。最佳的汉语阅读方式是摆脱语音中介,直接由字形到意义的无声阅读。

当然这些是主要的几种汉语阅读的方法或者技能,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反复摸索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4、华语阅读的可行性探讨。

词汇量的积累:如果一学年按40周计算,每周上10小时的华文课,从幼稚园3年到10年级的话,通过13年正规的华文教育,一天学一字(至少可学2600字吧),两周一句型(“你好。”就算一个了!260个句型,暨南大学编的专为海外华人学生学习的《汉语》也就200个句型,足够了),这是孩子绝对能完成的任务。根据中国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统计中覆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80%的581个最常用汉字和1500个高频词语。而掌握了这些字词是学习者进行交际和大量阅读的台阶,是想在华文天地里自由遨游的关键所在。

阅读习惯的养成: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阅读《汉语风》的话,中三、中四完全可以阅读通俗的白话小说了(每天有半小时的阅读或辅导时间)。需要强调的是,开始时必须要强制阅读,慢慢地学生一旦上路就会产生兴趣,你会发现比你想象的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读一本小说,甚至比上一学年的课文还有极大收获,根据目前学生的中文基础,要求他们一年阅读2-8本是完全不困难的。

总之,阅读不单是阅读文字的讯息,有助于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是终身适用的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毕业后汉语也永远不会忘掉的。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