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对“重文轻言”教学行为的反思

对“重文轻言”教学行为的反思

摘要:语文 学科历来强调“文道统一”、“亦文亦道”。在理论上,“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支点;而在教学实践中,二者是否也能找到一个平衡支点并切 实在课堂教学的实际环节中有效体现呢?现有的课堂教学中许多看似体现人文意味的做法是否真的具有实际的效用?学生的人文底蕴能因而得到丰厚吗?作为一线教 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教学的平衡点,在语文课堂上去追寻一些“重文轻言”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有效地借鉴经验,寻求“形式和内涵、训练和感悟、常规与 开放”的平衡,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愿“本色语文”。

关键词:平衡 形式和内涵 训练和感悟 常规与开放

在网上一个教育论坛中,无意看到这样一句有关课程改革的顺 口溜:“一年一个新花样,学来学去学不像。刚刚学得有点像,又来一个新花样。”虽是戏语,但看了之后却让人无法一笑了之。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林林总总的 教学模式、形式各异的学习方法层出不穷,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教学的平衡点,有效地借鉴经验,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愿“本色语文”,心中 不能不存在许多的“茫然”与“困惑”。

记得曾听过一堂课题为《暗香》的课外阅读课。文章清新动 人,由沁人的桂花幽香引出默默行善的平凡守门大爷,从而赞美生活中不事张扬的人性美。整堂课具有浓厚的人文性,教师的诗化教学和学生的点睛之语,交融在时 时流动的舒缓乐曲中,令人心怡。让人感觉整个课堂也似乎暗香盈盈,获得一种心灵的滋养。但课后研讨时,专家和听课教师都不约而同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请问您 安排了几课时?后几课时打算学什么?学生的议、品以什么为依托?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落实?确实,语文课堂教学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如此尴尬的境地。追溯语 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历史,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其实由来已久。语文学科历来强调“文道统一”、“亦文亦道”。在理论上,“工具性”和“人文 性”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支点;而在教学实践中,二者是否也能找到一个平衡支点并切实在课堂教学的实际环节中有效体现呢?现有的课堂教学中许多看似体现人文 意味的做法是否真的具有实际的效用?学生的人文底蕴能因而得到丰厚吗?带着种种困惑,让我们一起将目光再度投向熟悉的语文课堂,去追寻一些“重文轻言”的 教学行为,作一次必要的反思。

一、寻求形式和内涵的平衡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用你擅长的方式学……”“选择 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这类教师用语相信大家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已是耳熟能详了。这是眼下一些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尊重主 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人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演绎成了“谁能够读一读”、“谁愿意演一演”等等教学行为。表扬和赞美也以种种方式毫不吝啬 地“飞”向学生,令课堂充满了人文性的光芒。可当我们静心沉思,却越来越感到种种看似人文的关怀更多时候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学生的自主地位看似得到 了体现,可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长。而营造情境、延伸时空的网络教学有时也会尴尬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教学前,教师常会布置学生回家搜集相关资料用以交 流。学生或手捧一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照本宣科;或画蛇添足、不知所云。在一堂《船过三峡》的阅读课上,一生捧着大张网上下载的长江三峡介绍说明,由于不熟 悉内容不仅自己读得索然无味,听者更是云里雾里。类似这样的尴尬如细细留意,在课堂上并不少见。当然多媒体运用得当对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获得人文性的身心 滋养是大有益处的,但它无法完全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很多时候,课件实际上是一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精美的画面、节选的文字会先入为主,使得学生对 文本的个性想象和独特体验无从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却常会看到另一番景象:没有华丽的课件,也没有热热闹闹地合作学习等形式化的东西,但却自始自终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尤其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触手可及的“实在”。他坚持语文教学要去掉“花架子”, 把课上好上扎实。是啊,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该是“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组织讨论要努力使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立场得以展现,平等对话要 使学生各自的观点受到认可或质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反省中使个体发现认知冲突和内心矛盾。对网络等各类人文资源的利用也只 有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指导学生批判地处理获得的信息,帮助学生分类收集,概括处理,真正为“我”所用。只有通过灵活改变教学形式,注重 教学的实质内涵的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克服弊端,使无穷无尽的知识从学生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他们幼小心灵的“维他命”。

二、寻求训练和感悟的平衡

“训练”曾 一度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致使阅读教学被搞得支离破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像打碎的花瓶,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踪影,感染人的情感消 失得无影无踪。清晰地记得笔者曾在浙教版《在大熊猫的故乡》的公开实验教学中陷入“纯训练”的怪圈,备课时经指导研讨后将文章教学要点确定于该单元的训练 目标。即“划分段落”来进行。虽然训练扎实到位,学生有效积累了对段落的概念,受到肯定。但课后自己内心却一直隐隐困惑:放着对文章优美的文字缺失感悟, 单纯研究段落,真是味同嚼蜡。且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自然积累,这样纯粹训练性的教学对学生能有多大的意义?于是我想重新为此再做一番尝试,引导学生挖掘 文中十分重要的人文命题,即对人类生存世界美的关注。没有了听课任务的课堂上气氛更为宽松。美丽的卧龙山景,大小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以及考察队充满 爱心的跋涉,让孩子们感受着其中洋溢的美的真谛,感悟着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状况的悠悠人文意识。

但事物的发展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矛盾状态。由于现今 的课标中没有了“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却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于是,假如您有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如今课堂教学十分时兴“感悟”,出现了另一 种倾向: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造成语言文字本体 的失落或淡化。怎样平衡?一些优秀课例中的做法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杨明明老师教学的《燕子过海》的课例虽距离现在有很长时间了,但其中的“学燕飞”, 亲历“辛苦、艰难”。这一片断的教学却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她让学生学燕子飞,时间为3分钟左右。当孩子们由最初的兴高采烈变为后来的气喘吁吁时。老师仍在一旁不停地提示:“继续飞,不要停,不分昼夜地飞。你们才飞了几分钟就觉得累了,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多么辛苦啊!”并顺势请学生找出文中表现燕子辛苦和艰难的句子,找出句中的三组反义词。说说体验,读好“辛苦、艰难”。做完飞行的动作,再学燕子那样伏在甲板(课桌)上。老师拿笔当话筒采访“燕子”:“燕子,燕子!你为什么不慢慢地飞下来,而是像雨点那样落下来?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站着,而是伏在甲板上?这旅途为什么使你觉得劳累?” 这 一环节,又将“飞下来”和“落下来”、“站着”和“伏着”的词语比较训练不露痕迹、天衣无缝,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作者用词之精妙。由于经过亲身经历、体 验,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切地体会到了燕子的辛苦、艰难。窦桂梅老师的《落叶》中同样让人领略到这种把语言学习与悟意入情融为一炉 的训练。当扮演落叶的窦老师亲切地呼唤扮演“蚂蚁”、“小鱼”的学生来躲藏时,温馨的语调,舒缓的音乐,轻柔的动作,加上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不露声色地 将“躲藏、当作”的词义及句式变换(将第一人称该为第二人称)在情境中落实。在上述这些教学板块中,教师通过读、演、说、议等训练置语言学习于浓郁的情感 氛围之中。特别是老师采访中、表演中设计的问题,匠心独具、巧妙之极。让学生在解读词语、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陶冶,能力得到发展。

因此“训练”本身并无多大过错,试想,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古诗文的背诵,大量佳句和名言锦段的积累,仅靠“感悟”行吗?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训练,使训练与感悟相互依存进而互相促进。

三、寻求常规与开放的平衡

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如 今,课堂不再是教师独舞的乐池,而是师生对话、交往、互动的舞台。然而“民主”与“开放”的尺度把握不当,又使我们的课堂不知不觉步入两难境地。我们常常 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一旦兴奋活跃起来,就会争着发言,你说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见解,各行其道、乱作一 团。这时教师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就会“冷”了热烈的气氛。如果听之任之,不予组织,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怎么办?我们追求 “民主”、“开放”,但缺少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在常规性和开放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要求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学习知 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常规。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与协作,要互相尊重、互相礼让,要学会约束自己,学会接纳、补充和 否定……既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又尽可能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同样,拓宽教学内容的来源渠道,还学生更大的飞翔空间,也 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据《信息参考报》载,台湾大学有一年招生试题出人意料,让人“大跌眼镜”。该大学竟选取了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片断、张惠 妹歌词及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融入试题。如考杨过练剑一段的比喻法:“杨过日日在海潮之中练剑,日夕如是,寒暑不间。木剑击刺之声愈练愈响,到后来竟有轰 轰之声。响了数月,剑声却渐渐轻了,终于寂然无声……” 作文则以“不要妆(音装)了”的广告词为引,要考生写一篇名为《假装》的文章。这一做法受到考生的普遍欢迎。这因为无论优秀的武侠小说,还是优美的歌词和 广告词都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一定有其适用性,但笔 者认为就其内含的开放意识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着很大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教师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网络、自然风光、民俗风 情、全球时事动态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真正成为学生人文需要的唤起者。

确实,任何事物的发展如不讲究平衡、追求和谐,就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的目标,还有很多路要走,要探索。


 
登录表单